翻译: English 繁體中文

召门徒

在传福音的同时,耶稣还召门徒跟随他。他事奉众人。他事奉大群门徒,他还有十二位使徒。他个别地训练这十二位使徒,使他们成为领袖。他所选择的这些使徒看上去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而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都不曾是职业的宗教领袖。事实上,他们是如此的普通,以至遭到宗教精英的鄙视。但从此看来领袖应该是普通的,一般的基督徒。也许其中还有一课就是普通的,一般的基督徒也应该参与训练门徒。

圣经所讲的基督教与圣经之后的基督教之间的一个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普通人与神职人之间在圣经之后时代里的分离,在早期教会里则不是如此。一种“精英”的态度成为圣经之后的基督教的特征,其结果就是压抑了信徒的成熟,使他们结不出果子。“事奉”被看作是只限于少数“精英”,他们在经济上依赖“普通人”。这些“普通人”被看作是傻呼呼的羊,他们只能听“受到开启的”神职人员给他们讲“雄辩的和充满智慧的”课。在耶稣的时代,犹太教就蜕变成了这个样子。而精英的宗教领袖成了耶稣最主要的敌人。

耶稣所提出的模式是每个人都效法他的榜样。他从来没有修盖一幢建筑物,或设立一个机构——尽管他没有反对那种做法。圣经之后的基督教往往是以公司为模型建立起来的,强调项目,机构,建筑物,而个人的价值被贬低了。但圣经的基督教强调个人的价值。圣经的基督教是以家庭作为模型的。在今天,种植教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在一个新的地点设立一个机构,这往往包括在“教会”被看作是种植起之前,修建一幢建筑物。但建立一个家庭则有所不同。其焦点在关系上,而不是在项目上。父母知道他们的儿女是谁。他们知道他们有权柄和责任来造就和培养他们的儿女。但按照公司的模式,谁是父母呢?就如在耶稣的时代,机构的领袖更像无法接近的公司总裁,他们上班领薪水。但没有亲近的关系,而对个人则没有像父母那样的投入和责任。他们更像雇工,而不像牧人。

跟随耶稣的榜样,信徒不但要事奉众人,还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某些个人身上。一个人,十二个门徒,这种模式是耶稣给我们呈现的。但这假定有人愿意作门徒。我发现这种人现在很少。因为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顺服人的权威,这即便在基督徒中也不是太受欢迎的概念。新近信主的必须愿意在个人的基础上或在小组里,就像在一个家庭里一样,作门徒,否则他们就没有完全按照耶稣所说的模式去过基督徒生活。门徒不但要投身于机构,还要投身于个人。带门徒的和门徒都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但我遇到过一些基督徒,这种公司式的模式对他们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影响他们对父母在养育儿女中的责任的看法。他们想信父母应该放弃他们自己对儿女的教育,而应该在机构化的环境里由“专业”人士来承担这些责任。这反映出精英的宗教领袖传统的对“普通”基督徒的鄙视态度,这同时也反映出普通“非专业”的基督徒的懒惰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带门徒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是为了他们个人的造就呢?使他们成熟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目的是要使人能够有效地事奉。“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马太福音 4:19在我们生活所在的这个自我陶醉的社会里,基督徒们很少关心这样一个问题:“神要我做什么?”而更关心如何的是他们对事情的感觉。这是“良好感觉”的基督教。“在基督里的自由”变成了做无法的事的执照,而“服从”变成了“奴役”的同义词。但经上写到:“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歌林多后书 5:15因此参与事奉的基督徒应该对初信主的人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使徒保罗就是如此说的:“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歌林多前书 11:1

正像耶稣在他的事奉中不时受到拒绝一样,你在这样说时也会遭到拒绝。他们会说:“你不是耶稣。你也不是保罗。你以为你是谁,要我跟随你?”但我们只不过是效仿基督的榜样,遵守他的命令。“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 28:19



2022年06月03日